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浙能龍泉生物質電廠惠農收益超6億元

   作者:吳金翠|朱將云       日期:2022-11-16   

11月16日,興源節能所屬龍泉生物質發電公司進入安全穩定運行的第九個年頭。九年間,浙能龍電公司累計生產綠色電力約14.79億千瓦時,節省標煤耗量71.0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4.71萬噸,“吃”掉竹木加工廢料、廢棄菌菇棒、秸稈、建筑廢料等生物質燃料約186.42萬噸,助力惠及農民收益約6.07億元。作為浙能集團建設運行的首家生物質發電廠和國內首家實現生物質與光伏同時運行的清潔能源電廠,九年來,浙能龍電公司在踐行“兩山”理論、推進能源產業轉型、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既為當地農林廢棄物找到一條潔凈環保的路子,又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 11月16-17日,新華社財經、學習強國、中國經濟時報、錢江晚報、浙江新聞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此消息。

新華社財經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211233?d=1348cbc&channel=weixin


學習強國。

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864949738138176602&item_id=1186494973813817660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68651903509&showmenu=false&ref_read_id=469e5cc5-fa3e-41c3-9600-1895f4a6fb8a_1668652991524&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

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211233?d=1348cbc&channel=weixin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數字報。

鏈接:https://jjsb.cet.com.cn/show_525714.html


浙江新聞客戶端。

鏈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958397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今日頭條。

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6427423347573248/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今日頭條。

 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6427423347573248/  


錢江晚報新聞資訊客戶端《小時新聞》。


鏈接:https://www.thehour.cn/news/554744.html

《中國經濟時報》報道原文如下:

       11月16日,浙能集團興源節能所屬浙江浙能龍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龍電公司”)進入安全穩定運行的第九個年頭。九年間,浙能龍電公司累計生產綠色電力約14.79億千瓦時,節省標煤耗量71.0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4.71萬噸。公司“吃”掉竹木加工廢料、廢棄菌菇棒、秸稈、建筑廢料等生物質燃料約186.42萬噸,惠及農民收益約6.07億元。

       作為浙能集團建設運行的首家生物質發電廠和國內首家實現生物質與光伏同時運行的清潔能源電廠,九年來,浙能龍電公司在踐行“兩山”理論、推進能源產業轉型、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先行先試:能源轉型“輕騎兵”

       在擁有2萬多名員工、總裝機容量達到3655萬千瓦的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這個“大家庭”中,坐落于浙江麗水龍泉市查田鎮金圩工業區的浙能龍電公司只有72名正式員工、總裝機容量不到3.5萬千瓦,從人數和裝機容量看都只能算是一個“小單位”,但這個成立于2011年11月的“小單位”在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領域卻擁有浙能集團乃至國內能源行業的多個第一,堪稱能源轉型的“輕騎兵”。

       2014年11月和12月,總投資2.96億元、裝機容量為2臺60噸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生物質直燃鍋爐和2臺15兆瓦純凝式汽輪發電機組先后正式實現商業運行,浙能龍電公司成為浙能集團投資興建的第一個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的生物質發電廠。

       2015年以來,浙能龍電公司利用廠區堆料倉庫的屋頂以及地面閑置場地,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方式,安裝一期、二期光伏設備共3.44兆瓦,年發電量約360萬千瓦時,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生物質與光伏同時運行的清潔能源電廠。

       2022年9月30日,浙能龍電公司區域集中供熱項目首次實現通汽。該項目是以生物質發電為核心的區域綜合能源項目,分廠內設備改造和廠外熱網建設兩部分,廠內供熱改造主要對現有兩臺鍋爐和汽輪機進行抽汽供熱管路改造,廠外熱網建設約1.47公里。據測算,該項目日供熱量為200噸,全年供汽量約6萬噸。這也使得該公司成為國內首個集生物質發電和光伏發電,同時實現供熱供汽的清潔型綜合能源供應企業。

       浙能龍電公司的一系列探索正是浙能集團多年來全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綜合能源服務商的一個生動場景。浙能興源節能公司總經理陳東波表示,作為集團內節能環保和能源服務新領域的開路先鋒,興源節能努力以集團“開新局、穩經營、強創新、走前列”的十二字方針為指導,把握低碳經濟發展大勢,積極謀劃新布局、激發新動能、展現新作為。在總結和發揚“五個浙能第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所屬子公司多業態、多區域的優勢,積極打造“區域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努力以最小的投入產生最大的效益。

       在“勇擔使命、塑造變革,以高水平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為主線”等戰略思想的引導下,浙能集團明確提出,將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500萬千瓦,比“十三五”末翻兩番;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16.0%,比“十三五”末增長10.8個百分點。

天藍地凈:碳中和效應顯現

       地處麗水市的龍泉是甌江、閩江、錢塘江“三江”之源,森林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超過84%,被稱為“浙西南生態屏障”。長期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一直是當地的重中之重。

       龍泉還是全球香菇栽培發源地、中華靈芝第一鄉,竹木產業是主要傳統產業之一。同時龍泉及臨近的慶元、云和等縣也盛產香菇、黑木耳,每年生產農產品后廢棄的香菇、黑木耳菌棒就超過20萬噸。

       在浙能生物質發電項目落地之前,當地香菇種植靈芝栽培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廢菌棒、木屑等農林廢棄物以及竹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竹腦、竹絲、竹片等竹木加工廢棄物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大量的農林廢棄物被露天焚燒,造成了環境惡化和資源浪費。

       浙能龍電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總經理潘小明表示,該公司兩臺汽輪發電機組均利用生物質燃料發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少,完全符合國家清潔能源排放標準。同時,為了減少煙塵排放,浙能龍電公司建設了先進的除塵設備,除塵率可以達到99.8%。該公司外排煙氣采用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浙江省級和國家級環保平臺,保證煙氣排放穩定和達標。

       2015年10月,浙能龍電公司取得了浙能集團首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頒發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通知書》,備案二氧化碳減排量123.73萬噸。自投產以來,兩臺機組累計發電14.79億千瓦時,節省標煤耗量71.0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4.71萬噸。

       數據顯示,2019年龍泉凈吸收168.5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林業碳吸收能力居浙江第一梯隊,減去碳排放量,已經連續10年達到“負碳”水平。龍泉先后成功創建浙江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入選浙江省清新空氣示范區、省級水生態環境示范試點縣。

       由此可見,浙能龍電公司九年間累計減少的碳排放量助力了當地的節能減排。

       2018年,浙能龍電公司榮獲“浙江省節水型企業”和“麗水市節水型企業”榮譽稱號。2021年,該公司又榮獲“麗水市生態環境管理示范企業”稱號。浙能龍電公司也被譽為龍泉清潔能源行業的一匹“黑馬”。

綜合供能:“低品位”帶來高效能

       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均是資源量豐富的能源資源,也是環境代價小、發展前景明確、有利于實現“雙碳”目標暨人類與自然和諧生存發展的基礎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往往有自然存在形式多樣、能量密度低、分布分散、時變特性強、不便于直接利用等問題。近年來,如何將植物、林業和農業廢棄物以及某些類型的工業有機廢棄物等低品位的生物質能資源,采用合理、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將其轉換為高效能的能源產品,是生物質能源技術實用化的關鍵。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坐擁綠水青山的龍泉市和浙能集團“走”到了一起:“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龍泉土地資源十分稀缺,但硬是安排出280畝建設用地,張開懷抱迎來了浙能龍泉生物質發電公司的落戶。

       而浙能龍電公司也不負厚望,其兩臺生物質發電機組九年間“吃”掉木屑、竹屑、廢棄菌菇棒等生物質燃料約186.42萬噸,為當地農林廢棄物找到了一條潔凈環保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建成投產進一步實現了基礎能源的高效能轉換:通過光伏發電對生物質發電的等量替換,進一步提高了生物質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同時利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全電量補貼的政策優勢,進一步提高能源的綜合性和效益性。

       值得一提的是,浙能龍電公司還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其自主研發的鍋爐尾部煙氣余熱利用技術取得“中溫煙氣加熱凝結水的汽輪機回熱系統”新型專利、將生物質發電和光伏發電有機結合的耦合技術取得了“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的耦合發電系統”的新型專利。

       2021年浙能龍電公司兩臺生物質發電機組發電利用小時7101.72小時,生物質總發電量2.1305億千瓦時,發電量同比上升21.44%;光伏總發電量138.98萬千瓦時,均突破歷史最高水平。據介紹,2022年浙能龍電公司的生物質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有望突破7200小時。

       在浙能龍電公司,一項名為“資源換燃料”的多方共贏方案獲得了上級公司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根據該方案,公司在項目周邊建設標準廠房,與政府合作招駐竹木粗加工(有產生大量下腳料的工序)企業,優先安排既有大量下腳料產生,又是用汽用電等較大用能需求的企業。該方案一旦成為現實,浙能龍電公司將為土地高效集約利用作出貢獻,不僅為入駐企業降低用地成本,還能增加穩定獲得運輸“零距離”、綜合成本相對更低的生物質燃料來源,通過供熱還能為入駐企業獲得性價比高且安全穩定的綜合能源服務。

       浙能龍電公司所在的查田鎮還在與浙江浙能興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積極謀劃“零碳智慧園區示范項目”。該示范項目將依托龍泉生物質電廠生物質熱電聯產機組、龍泉生物質電廠3.44MW分布式光伏發電機組等能源供應設施,通過產業優化、機制引導、零碳改造、數字賦能和能源配置,全力打造一個綠色、高效、智慧、協同的零碳工業園區。

       該項目一旦實施,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10.5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9.04萬噸,節能效益明顯。改造后園區能源生產項目綜合能效將提升2個百分點。查田鎮黨委書記彭小軍表示,以前相關企業使用自有小鍋爐制熱,相對成本較高,而且在安全、環保等方面存在企業投入大、監管困難等問題,所以依托浙能龍電公司實現電、熱聯供是多方共贏之舉。

       浙江祥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錦旭、龍泉市東惠工藝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春武分別就各自企業情況算了一筆賬,發現無論是人工節省、用能性價比、環保安全等各個方面都稱得上福利多多。

       “單單算一下經濟賬,每年就可以省下200萬元至300萬元?!秉S錦旭這樣說道。

點綠成金:共富效應惠及山區農民

       龍泉市新能農林廢棄處理中心負責人方兆平曾長期從事建材經營,浙能龍電公司的落戶也促使他轉型成為“綠色商人”。

       從2015年開始,方兆平陸續投入資金800萬元,購置了農林廢棄物固定處置設備、挖機、運輸車輛等,專門從事農業和林業的廢棄物收集整理,而浙能龍電公司是他的“超級VIP客戶”:收購量常年穩定在其供應量的85%以上。目前,龍泉新能年產值已突破1000萬元,直接吸納了45名當地勞動力就業,并帶動了一批農戶增收。

       據了解,目前浙能龍電公司對于竹木加工三剩物和使用過的菌菇棒等農林廢棄物來者不拒,每年惠及當地農民收益約2250萬元。同時圍繞生物質燃料的收購、存儲、運輸等產業鏈條,可為當地農村提供1000個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隨著浙能龍電公司常年滿負荷生產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該公司的生物質燃料收購半徑從300公里拓展到600公里以上,不僅惠及周邊縣市的農林廢棄物處理,還將惠農收購的覆蓋范圍延伸到了福建、江西、湖南等多個省份。

       按照每年消納25萬噸生物質燃料、平均每噸收購價300元計算,浙能龍電公司通過變廢為寶,每年惠及各地農民收益7500萬元左右。

       浙能龍電公司的惠民之舉正是浙能集團深入貫徹浙江省委十四屆十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國資國企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行動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更好發揮浙能集團作用的一個縮影。

       根據浙能集團的統一部署,集團所屬各企業將通過“一企一品”“一企一策”等舉措,深度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爭當能源綠色低碳先行者,縮小城鄉能源基礎設施、用能水平、用能成本“三大”差距,推動綠色發展、農民增收,讓美好用能真實可感。

       針對森林蓄積量2063萬立方米、竹林面積61萬畝、涉及林農19萬余人這一資源稟賦,為實現“綠水青山”與“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推進龍泉全市森林資源培育和資源保護,促進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竹木產業成為超百億元支柱產業,龍泉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出臺《龍泉市林業發展和資源保護扶持政策》《關于推進竹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分別補助總資金2900余萬元、3500余萬元,共計6400余萬元。

       當地政府扶持政策的出臺,也為浙能龍電公司進一步深挖山區可再生能源潛力、加強鄉村清潔能源保障、促進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吹響了新的號角。

       浙能興源節能公司“十四五”發展藍圖已繪就:踐行“低碳、循環、創新、共享”的發展理念,做大做強循環經濟產業和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探索能源科技服務領域,努力成為國內一流的能源服務行業領軍企業。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国产交换精品一区二区,约啪视频,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日本福利视频